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巩义市总工会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集中精力打造了4家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这四家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劳模为领头雁,汇聚了众多技术骨干和创新人才,形成了强大的创新合力。它们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和方向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方式,不断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白玉柱劳模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劳模团队的创新能力,通过设立研发中心、监测中心、实验中心等多个场地,开展创新课题、攻关项目50余项,取得创新成果100余项,节创经济效益6千余万元,培养人才200余人。截至目前,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9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9件。企业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三“心”为载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计开展培训12场次,参训人员超过100余人,签订师带徒协议300余份。
王璐团劳模创新工作室以郑州市劳模王璐团为领头雁,致力于产品研发和转型升级、科研传帮带以及产学研用的融合发展。通过参与超薄高强型铝合金易拉盖材料研发等项目,该工作室为国防建设提供了基础材料保障,并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等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此外,该工作室还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展现了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强大实力。
李自刚劳模创新工作室专注于耐材装备专用设备的更新设计和关键技术的攻关。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该工作室取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成果,并将这些科技成果成功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经济收入3000余万元。同时,新产品的运用也对产业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自动化水平。
张勇劳模创新工作室注重与国内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通过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和项目合作与开发,推动公司的创新发展。截至目前,公司拥有实用新型专利 81 项,发明专利 5 项。创新成果 75 项,成果转化 58 项,2024 年创收达到 5000 万元。
巩义市总工会打造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不仅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和经济效益,还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这些工作室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它们将在推动巩义市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